当前位置:华天旭 > 新闻中心 > 专业观点 >

全国政协提案委"完善房地产调控"提案督办调研上海

日期:2017-04-12 / 人气:

3月,众多城市密集出台调控政策,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,关系千家万户的“房子”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。

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,又是民生之要,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牵动着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的心。今年全国两会上,民建中央和多位委员围绕这一问题递交提案,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。3月27日至30日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马培华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赴上海,就“完善房地产调控,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”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,此行也是为今年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作准备。

上海是督办调研的第一站,作为人口密集、经济实力强大的特大型城市,上海的房地产投资一直高位增长,产业发展相对成熟,具有一定代表意义。调研中,委员们考察了保障房基地、房地产企业和特色小镇,与政府、企业等相关人士进行广泛座谈交流,详细了解了上海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。

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,为房地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,房地产调控显然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,而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,有更高的站位。一路走来,委员们围绕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交流,马培华在调研中强调:“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,完善房地产调控,创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。”这也代表了委员们的一致看法。

“住有所居”的梦想

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,这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房地产发展方向,也是上海市正在认真落实的政策定位。为了改善市民居住条件,加快郊区城镇化进程,上海近年来规划建设了多个大型居住社区,以集中建设方式筹措数十万套保障性住房。

位于上海北部宝山区罗店镇的大型保障房基地———美罗家园是一片6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社区,高楼林立,绿茵遍地。3月29日,调研组一行来到这个社区的养老中心,一群花白头发的阿姨们正在健身室翩翩起舞,在这里,医疗、教育、文化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。难以想象的是,10多年前,罗店镇还是一片荒芜的农地,市、区两级政府通过政策支持,让开发商扮演“城市运营商”角色,使大量农民从原地动迁,生活得到改善,罗店镇的面貌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
“每天病人有多少?全科医生哪里来?”社区卫生服务站里,调研组组长、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傅克诚和医生们展开交流。

“现在开了多少班?有多少学生?”在社区的一所小学教学楼里,刘川生委员关切地询问。

……

委员们在美罗家园一路走一路看,详细地观察和询问。这里细致完善的社区服务,丰富多彩的文娱保健活动,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城区面积狭窄,人口向郊区扩展是一线城市的必然选择,这也为房地产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空间。不过,要让郊区居民真正享受到城镇化的便利,社区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念很重要。调研组看到,在这方面,上海作出了积极探索。

3月28日,临近中午,闵行区马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宽敞的大厅里,还有居民在办手续,征地、养老、外来劳动力就业、社保……很多手续都可以在此一站式办理。和罗店镇一样,马桥镇的“马桥大居”也是一个大型保障房基地,“我们这里大多数都是保障房和动迁房,还有少量商品房”,当地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说,马桥大居规划大部分着眼于新增人口,其中约一半能享受保障房安置。

调研组的车在一排排高耸的住宅楼穿梭,不时看到崭新的幼儿园、学校一闪而过。马桥大居的规划显示,已有12条市政道路投入使用,从幼儿园到高中多个学校项目也大都完工,交通和教育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,规划中“大而宜居”的目标正变为现实。

在城镇化进程中,让各阶层群众“住有所居”,还能“安居乐业”,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。在张泓铭委员看来,上海的经验值得推广。他说,与土地、空间的城镇化不同,上海的新型城镇化紧紧围绕“人”这个核心因素做文章,致力于完善居住环境和服务,提高生活品质。而且,这不仅仅针对原住民,也针对外来人口。事实证明,房地产健康发展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助力。对此,胡凌云委员认为,郊区房地产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综合考虑产业规划,防止“睡城”现象,“城郊社区居民长途跋涉去上班导致成本增加,做规划时一定要把社区和产业园建设有效融合在一起。”

探索新理念新方向

站在位于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万科中心办公楼高层往下俯瞰,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鳞次栉比,成片绿色植物点缀其间,一派繁荣景象。

编辑:天旭